经方派:
“经方”即经验方,宋代以后因为张仲景的《伤寒杂病论》被尊为经典著作,所以“经方”就用来专指《伤寒杂病论》中记载的“经典方”。经方学派明清最盛,代表人物有方有执、柯琴、徐大椿、喻嘉言、张锡驹等。主要典籍:张仲景《伤寒杂病论》、《古今录验》、《近效方》、《崔氏方》、葛洪《肘后方》、孙思邈《千金方》、《外台秘要》等。
河间学派:
亦称寒凉派,由“金元四大家之首”金代河间著名医家刘完素开创,以阐发火热病机为中心内容,擅长运用寒凉的治疗手法。河间学派在发展的过程中又衍生出攻邪学派和丹溪学派,又是温病学派产生的先导,是中医学术史上颇具影响的学派之一。河间学派有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师承授受关系,自刘完素创火热论之后,承袭其术者不乏其人。据史料记载,亲炙其学者,有穆大黄、穆子昭、董系、马宗素、荆山浮屠等。主要典籍:《素问玄机原病式》、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、《伤寒标本心法类萃》、《三消论》、《保童秘要》、《素问药注》、《刘河间医学》。
火神派:
主创人,清未、郑钦安,四川人。主张阳主阴从,以火立极。临症善用附子、桂枝、生姜等品,屡袪沉疴痼疾。
学院派:
随着现代医学的进展,和中医的于时俱进。中医学院历届毕业学生,及各中医院受过高等教育的中医师都具有中西医技能。多运用西医的诊断治疗加中医的辨证论治,使中医现代化迈进了一步
温䃼派:
温病派:
主创人,明、吴有可,清、叶天士,因瘟疫流行,提出了温疫,和温病学说。使后人在疫情中受益匪浅。
主创人,明、薛已、张介宾等重视命门水火的硏究,探索脏腑虚损的病机,故善用温䃼。
攻邪派:
主创人,金、张从正,认为病从邪生,用汗、吐、下、三法攻邪治病。
伤寒学派:
主创人,东汉张仲景,他的《伤寒杂病论》奠定了中医学的辨正论证基础。晋唐时期伤寒论成书。历经晋、唐、元、明、清数百名学者的硏究探索形成了近两千多篇的专著,成为伤寒学派以脉、证、方、治入手,以六经辩证解释了八纲辨证机理。提高了中医临证水准,从而使伤寒派成为中医、和日本汉医的主流。
寒凉派:
主创人,金、刘完素河间人,提出六气化火之说,施治多用寒凉药。为温病学創立了基础。
易水派:
主创人,金、张元素,河北易水人。以脏腑的寒热虚实发生演变来用药,创造了脏腑病机学说。
补土派:
主创人,金元、李杲认为人以胃气为主,注重后天脾胃。故以温补脾胃为主。
滋阴派:
主创人,金、朱丹溪,认为人多阳亢阴虚。故多用滋阴降火。
一个回复